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身份证制作室也需要风淋室
身份证制作室也需要风淋室
发布时间:2015-04-30   点击次数:2400次

身份证制作室也需要风淋室

  身份证人人都有,不过这张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卡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却鲜为人知。323日,警营开放日,位于肥城路的市公安局居民身份证制证所成立 24年来首次对外开放。在全副武装后,记者进入这一无尘流水线,揭开这一保密车间的神秘面纱。据介绍,出于保密需要,制作身份证的下脚料都需要完全粉碎后再处理。

 进车间不能带一丝灰尘 23日上午10时许,居民身份证制证所的大厅里站满了众多前来参观的市民。这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一位工作人员说。这处为岛城市民制作身份证的车间成立于1987年,24年来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这次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特殊环节,仍然还是保密内容。

 想进入车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车间要求无尘环境,记者戴上帽子、穿上防护服和鞋套后,才得以进入车间的入口——风淋室。这间勉强能挤下6个人的小屋里,除了前后两道玻璃滑轨门外,两侧是布满出风口的风墙,玻璃门关闭后,风墙开始猛吹一阵冷风。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保身份证在制作过程中不受灰尘污染,进入车间必须经过风淋室的风洗,将身上的浮尘全部吹掉,而风墙吹出的冷风是经过层层过滤的,以保证无尘。

  制证下脚料都得粉碎处理

  与多数人想象的不同,身份证并非一张一张制作出来的,而是一次8张在同一底板上同时上线,需要经过12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就是数据核验,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对需要制作身份证的照片一一核对。确认照片和信息无误后,数据被打包发送到一间玻璃房进行膜打印。在这间仍然处于保密的玻璃房内,工作人员将身份证上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通过激光打印到一张特殊的透明膜版上,一张膜上有8张身份证的信息。

  随后,将制好的膜版与底板进行初定位。底板就是身份证上除去文字、照片的雏形,内含芯片,膜版和底板都是公安部统一配发的。工作人员将膜版覆盖在底板上,确定位置无误后,由机器将膜上的9个点定在底板上。随后,半成品的身份证被送到另一部机器。而所有的下脚料,都必须经过彻底粉碎后再进行处理。

  身份证成型后还要唤醒

  带有文字和照片的膜版在初定位到底板上后,身份证就已经初步成型,但还需要进行裁切。在送到平压冲切机器上后,一版8张的身份证需要先经过133℃高温的预加热,再经过 166℃的加热,随即再进行冷却,接着由冲压机进行裁切,在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后,一张一张身份证就从机器中传送出来。

  此时的身份证虽然看上去已经是成品的,但还缺少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就是唤醒身份证。原来,每张身份证的内置芯片都写入了可读信息,身份证成型后,需要送到电写入系统,经过核验无误后,才正式下线,此时的身份证已经与市民拿到手里的身份证无异。

资料整理:青岛美特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赵德平 

 

 

青岛美特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美特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热门搜索:风淋室,臭氧发生器

工厂地址:青岛胶州市阜安工业园滨州路198号

©2019 版权所有:青岛美特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鲁ICP备15043258号-1  站点地图  管理登陆

QQ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0532-82275046

鲁公网安备37028102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