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淋室在DNA实验室的应用
古人的DNA检测方法,则与现代人有所不同。由于样本稀少、提取不易,为严格防止污染,古人类DNA样本提取的实验室与现代人实验室甚至不能设立在同一栋楼内。
要进入提取古DNA的实验室,实验人员需先在一个密闭房间内更衣、风淋室和灭菌,以尽量减少外界干扰。随后,在5个分别独立的小房间内,他们要完成人骨清理、骨粉提取、DNA抽提、样本密封和DNA扩增等步骤。
研究领域的严谨造就了李辉的慢条斯理。尽管需要在不同的建筑里奔忙,但当他经过由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操作的现代实验室时,他还会随手试试房间的门有没有锁上,顺便把扔在桌上的各种仪器摆整齐。
由于年代久远,古人骨DNA中的Y染色体序列大多已经残破不堪,李辉的工作是找到那些特定的突变位点,如果与当代人DNA的突变位点相符,就能确定墓中人骨为曹参一支的曹姓人。
“外界有个误解,好像我们测古DNA就能测出来这个人是不是曹操,实际上要复杂得多。”与李辉共事一个多月的韩癉如今也能对此进行简单的解答。
从历史学角度看,史书记载曹操的确葬在高陵,此次的墓葬规格之高也符合曹操身份;从考古学角度看,墓葬的年代与曹操卒年大致相符,墓主死亡时大约60岁,这也和曹操死于66岁的记载出入不大。但仅凭两者,仍无法确定骸骨就是曹操本人。
一旦古DNA测定确认骸骨为曹参一支,3个证据互相交叉,就能得出最后结论。
到目前,课题组尚未与河南安阳出土墓葬方面进行商洽。李辉认为,等提取并分析完现代人样本后,他们要先和安徽亳州曹氏宗族墓出土的遗骸进行比对,证明Y染色体鉴别方法确实可行后,再向安阳方面提出合作建议。
“出土这么重要的一个墓葬,如今却几乎沦为笑柄,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失信于民的悲哀。”韩癉对此次跨学科合作还有着自己的期望。即便最后确定骸骨并非曹操,他仍觉得有必要进行这一课题,用文献加科学的方法解开谜团。
这可能是许多历史问题的突破点
在准备为曹姓人群做样本采集时,韩癉和李辉还决定“顺手”采集夏侯姓的血液样本。
这个“举手之劳”能帮助回答曹操究竟是不是夏侯氏后人的疑问。根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曹操的“祖父”曹腾实为宦官,由于立帝有功,官位至高,过继养子曹嵩以延续香火。但在吴人所著的《曹瞒传》中,曹嵩被描写成夏侯氏后人。
“按照常理推断,过继原则应该是本宗过继,作为曹参后人,曹腾没有必要从夏侯氏收养一个儿子。”尽管如此,后世对于曹操的血统众说纷纭,史学界没有确凿证据坐实其究竟是否为夏侯后代。
“夏侯本来就是个小姓,不用像测曹姓那样大动干戈。”李辉解释道,倘若曹氏后人DNA样本和曹氏宗族墓葬DNA样本重合的部分同于夏侯氏,就能证实曹操确实原姓夏侯,反之则命题不成立。
韩癉甚至从中看到了更多历史的可能性。
亚洲人类遗传多样性图谱在《科学》上发表后,激起学界极大回响。笃信阿尔泰民族起源于蒙古地区的学者无法接受东亚民族全部来自印度。有一回,李辉带着图谱到民族学会上作报告,“我说完就走了,别人告诉我,后来整个会议都在争论这个成果。”
这可能是许多历史问题的突破点。对李辉所做的分子人类学实验早已有所耳闻的韩癉相信,就算不是因为曹操,他最终也会找到李辉的实验室,寻求帮助。
资料整理:青岛美特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赵德平
0532-822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