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淋室是医院手术室的的第一道洁净保障
昨天11时03分,极危孕妇的宝宝出生了。记者与市妇幼保健院专家一起,在手术室见证了这一特殊生命的降生。在宝宝的啼哭中,大家一起为绚烂的生命而感动。
准备充分以防万一
手术10时30分开始。前面的准备工作十分详尽。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麻醉科等相关专家都在手术室严阵以待。记者穿过以风力淋浴的具有消毒功能的风淋室,才进入设备先进的手术室。
麻醉科姚相国主任等先为孕妇进行了局部麻醉。与一般正常产妇不同,专家们还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产妇小赖身上装上了严密的心脏监护仪。孕妇残损的心脏很可能随时在术中发生心衰,专家们把一切该想到的可能都提前估计,紧急预案将马上启动。
小赖的大腿处还准备了两根止血带。王宏主任解释,当婴儿取出瞬间,原来充满子宫的500多毫升血液会一下子马上回流产妇心脏,这次“洪峰”对心脏有病的产妇的袭击将是致命的。在紧急状态下,专家将用两根止血带,绑住产妇大腿,让下肢血液暂时不能达到心脏,以达到“分流减压”目的。
手术争分夺秒
11时,王宏主任上了手术台,为小赖实施剖腹产。小赖的心脏在术中等于是一颗随时能致她于死地的“定时炸弹”,王宏主任说,这个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包括手术切口,我们采取的是纵切,而不能考虑美观用横切,因为纵切更快。”在助手帮助下,王宏主任熟练地剖腹,两三分钟内,婴儿被取出来了,是个女孩。整个过程十分迅速。
“镊子。”“20单位静脉。”王宏主任准确
有力的指挥,加上周围医生们完美的配合,让整个惊心动魄的过程,反而显出几分优雅。但在两条生命安危的面前,在场每个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婴儿哭了。“小家伙的肺部看来发育还不错。”一名医生对婴儿的哭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每个正常婴儿身上发生的啼哭,出现在这名婴儿身上,都是壮举。因为,她现在仅34周,比别的宝宝足足提前一个多月来到世界。
孩子的爸爸心情复杂
宝宝马上被转移到一旁的新生儿救护台。在这个温暖的场所,恒温34℃。一名医生为婴儿进行了供氧和吸痰。
郭玉萍护士长为孩子穿上她人生的第一件衣服,并抱她到母亲脸旁。
“看看你的孩子。”还在术中的产妇,兴奋地与孩子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手术台上,王宏主任等还在为产妇缝合伤口,并在病人的同意下,为其实行输卵管结扎术,专家说“这是为了她的生命考虑,她再也无法承担今后任何一次怀孕及意外了。”
婴儿被推出产房,等候一旁的爸爸和亲人一起围过来。爸爸心情复杂地凝视婴儿。他说,他想给孩子取个感恩的名字,他们已想了好几天,曾经想取名鹭宏,即感谢厦门和王宏主任,又想叫妇幼,感谢厦门妇幼保健院,也想感谢厦门晚报及厦门市民。他说,要谢谢的人太多。
专家说,术后三天,母婴还处于危险之中,母亲的心脏是否能承担产后血液“分洪”,婴儿是否能过低体重关、呼吸关、抗感染关,都在这三天。过了这三天,才能算真正成功。
资料整理:青岛美特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赵德平
0532-82275046